凯恩斯1883年6月5日生于英国剑桥市,1946年4月21日在苏塞克斯郡逝世。他最初在伊顿公学接受教育,后进入剑桥大学英王学院学习。1905年取得一个数学方面的学位,而后师从当时英国经济学界泰斗马歇尔及其后任庇古学习经济学。1906年,进入印度事务办公室工作;1908年,回到剑桥大学任经济学讲师;1913~1914年间,为印度通货和财政皇家委员会成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财政部工作,战后充任该部的巴黎和会代表,嗣后成为财政大臣顾问团顾问和苏格兰银行董事。由于其对英国的贡献,于1942年被封为勋爵。1944年,他率英国代表团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参与规划和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5年,他以英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英美贷款谈判,获得巨额美国贷款,用于恢复战后英国经济。除政治方面的活动外,凯恩斯也经营私人企业。他是国民互助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和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他还从事金融投机事业。
如今,凯恩斯的思想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重大影响。30年代初以前,在英国经济学界,特别是在剑桥大学,占统治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凯恩斯是在马歇尔的直接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正统经济理论的影响到处可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问世,表明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本书中,凯恩斯对正统经济理论提出了全面的批评,建立了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为目标的完整学说体系,对资本主义的运行和波动作出了理论分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论》一出版,就立刻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西方经济学家称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是一次“革命”。凯恩斯的学说在流行40年后,因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继续发展而日益显露其理论上的片面性和政策上的偏执性。特别是1974~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凯恩斯学说无法自圆其说的“滞胀”现象,于是现代货币主义、合理预期理论、供给学派等各个流派,在西方经济学舞台上轮番上场和凯恩斯学说唱反调,认为凯恩斯对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法则的否定是错误的,而滞胀正是执行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所造成的恶果,要消除滞胀现象就必须取消以需求管理政策为基础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这些反凯恩斯学说的新自由主义各个流派的大合唱,在西方经济学界被称为“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这一“再革命”不仅在经济理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对一些国家的政府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里根政府和英国的撒切尔政府都先后执行了与前届政府大相径庭的政策。但应该看到,凯恩斯学说和几个反凯恩斯流派的学说并无绝对差异。在实践上,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执行反凯恩斯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并未从根本上消除滞胀,反而带来了新的经济混乱。于是,凯恩斯学说在经受十几年的攻击而形象受到相当损害之后,又在逐渐恢复名誉,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凯恩斯学说又成为经济的新处方。
凯恩斯主要著述
1《印度通货与财政》(1913》
2《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
3《概率论》(1921)
4《货币改革论》(1923)
5《货币论》(1930)
6《传记集》(1933)
7《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